魏豹
发布日期:2024-07-12 15:27 来源: 区文化和旅游局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魏豹(?~前203年),本姓姬,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先祖以封地魏为姓,建都安邑,后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浚仪)。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军决黄河灌大梁虏魏王假以后,魏豹从其兄宁陵君魏咎,隐迹为庶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在安徽宿县起义后,魏豹从其兄魏咎往投,陈胜着魏氏兄弟偕同故魏将领周市率兵3000,拔魏旧地20余城,因此,封魏咎为魏王。
秦将章邯打败陈胜以后,魏咎纵火自杀。魏豹毫不气馁,跟随刘邦和项羽斩将夺旗大破秦军,复因功封为西魏王,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仍随刘邦在关中灭秦。
秦亡以后,楚汉争霸时,一因楚霸王项羽在河南彭城大破刘邦军,魏豹错估形势,认为楚必胜,汉必败,以探亲为借口,私统精兵回河东(今运城市)作壁上观。又因刘邦和项羽都发觉魏豹变成了骑墙派,都派来了说客。刘邦派的是郦食其,这个人只知晓以大义,魏豹无动于衷;项羽派的是许负,此人权诈多谋,他隐埋正使身份,利用魏豹的迷信心理,以相面、算卦者的面目混入魏营。也该魏豹倒霉,许负偏偏就被魏豹的岳母魏媪请到魏府给魏豹夫人薄姬算卦、相面。为了破坏刘、魏关系,许负说薄姬相貌大贵,将来生下孩子一定能当天子(皇帝)。既然孩子是天子,父亲当然就是创业龙了。为了“创业”,魏豹决心叛汉。他不只对汉使郦食其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今汉王谩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奴耳,吾不忍复见也。”还派使联络项羽,请来楚将项羽,偕同他的大将柏植、冯敬统大军修城,城驻屯古城(今永济市开张镇古城村),塞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自己固守安邑都城,总督防汉兵事。
楚、魏合璧,对汉很是不利。为了消除肘下的威胁,专力对楚,汉王二年(前205年)秋,汉高祖刘邦任韩信、曹参、灌婴为正副将,统大军十万,木罂为船,偷渡夏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安邑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魏豹献城降汉,举家被俘。
汉高祖一面爱怜魏豹之勇,一面为了不失魏人之心,未杀魏豹,令同御史大夫周苛守荥阳。汉王四年(前203年),楚军围荥阳,周苛以“反国之臣,难与共守”为辞杀豹。
魏国自公元前564年受晋悼公之封统治安邑起,至公元前203年周苛杀魏豹止,共361年。安邑城(指旧城)西500米处,有魏豹城遗址,它就是魏国的都城。
西门豹,生卒不详,战国时期魏国人(故里在今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著名的政治家。
战国时,魏国的建立者魏文侯曾起用西门豹为邺(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令,奖励农耕,兴修水利,进行改革。他在担任邺城令时,邺地经常发生旱涝灾,特别是漳河水更是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当地百姓常常祭祀,以祈求风调雨顺。而地方官吏三老,却利用老百姓这一心理,勾结一些巫婆神汉,乘机向人们索要钱财。每年都要以“河伯(河神)娶妇”的名义,把贫苦的年轻少女装扮成新娘投人河中,藉口平息漳水灾患,以愚弄老百姓,大量搜刮财物。每年到“河伯娶妇”这一祭日时,家有年轻少女的人家都心惊胆战,只怕三老和巫婆挑选上自家的姑娘。西门豹刚到邺地时,听到了老百姓的呼声,首先是先破除“河伯娶妇”的迷信,将将计就计,揭穿了巫婆和神汉的鬼把戏和骗人伎俩,令巫婆做河伯妻,将其扔入河中,结果巫婆吓破了胆,才交待了骗人之真相。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漳河泛滥成灾的祸害,接着,他带领邺地老百姓,开凿水渠12条,引漳水来灌溉土地,使漳河水患变成了水利,大大发展了邺地的农业生产。同时奖励垦荒,为改变邺地贫穷落后的面貌,作出了贡献。
西门豹在邺期间,还实行了寓兵于农,存粮于民的改革,为巩固魏国新兴的封建制度,做了一定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