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本站地图 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走进盐湖>盐湖名人

西张耿人王运升

发布日期:2023-08-03 11:04    来源: 区文化和旅游局     【字体: 】    打印本页

  盐湖区龙居镇有三个“张耿”村:东张耿、西张耿、下张耿,相距城区不超5公里,属城乡接合部。传说,隋朝末年,李渊起兵时,一个姓耿的军需官在此大面积种植棉麻,给前线部队提供给养,为李家江山立下了不小功劳。李渊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就将此地分封给了他。姓耿的军需官有三个儿子,分家后,就形成了现在的东张耿、西张耿、下张耿三个村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张耿的膏药、西张耿的夜校都很出名,并且两者还有着一定的联系。此文先说西张耿的夜校。

  西张耿村东邻东张耿,西邻龙居,北接麻村,南通下张耿。新中国成立后,西张耿隶属解虞县。全村90户300来口人,主要种植小麦、棉花。1953年春,西张耿与东张耿、麻村三村联合,成立西张耿农业合作社。1954年,该村成立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对村民进行扫盲教育,并传授农业技术。1955年,毛泽东对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予以肯定并作出批示。一时间,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名扬全国。

  

        提起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不能不说到一个人——王运升。王运升是西张耿村人,生于民国6年(1917年)。高小毕业后,到解县一家杂货铺当了学徒。1938年,日本侵占运城后,王运升回到村里,后又到运城车站当搬运工。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又被阎匪军抓了壮丁,直到1947年运城解放,才回到家中。

  1950年,从小没种过庄稼的王运升被选为领导生产的生产委员。王运升被选为生产委员,并不是因为他懂生产,而是因为他在村里工作积极,热心爱干。其实,村里人认为,种庄稼根本不需要领导,压根也没希望让他来领导。可没想到的是,王运升却“拿根柳条当棒槌”——认起真来。春节刚过,他就一个劲地催着大伙送粪、耕地,名副其实地领导起生产来。种了一辈子地的庄稼汉们颇不服气,就有人故意为难他,嘲讽他。明知他不懂生产,却向他提出许多生产问题,他又气,又恼,又搔头抓耳没办法。

  不懂就学呗。有股犟劲的王运升决心从头学起。正好,1951年春,县农场举办农业技术训练班,王运升就去参加了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11天,他却不仅学到了一些基本农业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懂得了“不会就学,学了就能会”的道理。于是,他从书店买来《通俗科学知识图画》《农业生产小丛书》等小册子,如饥似渴地自学起来。他白天参加生产劳动,晚上常常学到大半夜。有时,实在太困,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曾有几次,书本碰到油灯上烧起来,差点酿成火灾。

  王运升一头扎进书本,越学越入迷,从起初的农业知识小册子,直到大部头的《旱地棉作学》《种子学》《耕作学原理》以及米丘林的《优种遗传学》等。他不仅向书本学,还向县农场、拖拉机站、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专家学习先进技术。

  通过刻苦学习钻研,他的农业技术知识逐渐丰富,文化程度也由高小提高到农业大学毕业生的水平。从耕地、播种、病虫害防治到各种作物的田间管理;从养鸡、养猪、养蜂,到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维修;王运升成了村里的能人、专家、全把式。1953年,他被选为星火农业社技术股长。1954年,全乡成立农业技术联合社,他又被选为联合社技术股长。

  早在1951年,在县农场受训时,王运升就知道了“母壮子肥”的道理。回村后,他向村民做宣传,村民却没人信他。没办法,王运升只好先在自家地里进行试验。他在一亩田地里,种了16个小麦品种。同样地施肥,同样地耕作,到收获时,产量高低竟相差了一倍。事实面前,村民们这才点头信服。第二年,碧码一号等四个小麦优良品种在全村得到大面积推广。

  选种优良品种的同时,王运升又向群众宣传密植增产技术,把小麦9寸行距改为了7寸。1953年,西张耿村小麦获得前所未有的丰收,平均亩产达到145斤。

  王运升还在社里推广了曲耀离的植棉经验。1953年7月,社里的近30亩棉田因肥料不足,出现了黄叶、脱铃现象。怎样找到快速见效的解决办法呢?王运升提出叶面施肥的方法。

  叶面施肥?庄稼人闻所未闻,怎肯相信!无奈,经村务会讨论决定,让他先在3亩地里做试验。一大早,王运升把磷肥化成水,用喷雾器喷洒在棉花枝叶上。到了下午,奇迹发生:发黄的棉叶竟然真的转绿了。这样,王运升的叶面施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棉花脱铃问题。

  在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王运升逐渐感觉到,自己一个人即使长出三头六臂,整天忙得晕头转向,也还是顾此失彼,难以应对。于是,他就利用田间地头休息时间,把自己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手把手地传授给社员们。

  1954年初,在党支部的支持下,村妇女主任、副社长姚凤兰带领10多名青年成立了“青年技术学习小组”,王运升担任他们的讲课老师。他们白天干活,晚上学习;白天干啥,晚上就学啥。比如棉花间苗,“稠拔稀,双拔单,间隔距离七寸半。”

  后来,学习小组逐步扩大为当地的技术夜校,学员增加到80余人,王运升担任副校长及农业技术教师。夜校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不断丰富,开设了政治、文化、技术、军事等课程,设立了青年班、群众班、扫盲班和短期专业培训班。运城专署秘书办闫广宏,把夜校的情况写成经验材料,发表到了报纸上。

  1955年2月10日,人民日报记者田流的长篇通讯《王运升》,在《人民日报》第二版刊出。同年12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将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誉为“一个受欢迎的农业技术夜校”。山西省委将西张耿村的这一做法和经验在全省迅速推广,全国各大报刊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

  之后,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越办越好,为当地培育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才,使当地的粮棉获得连年丰收。夜校成为农村青年开展科学种田的试验阵地,学习生产技能的场所,推广农业技术的中心和青年业余活动的园地。到1958年,学员达到570多人。

  1958年6月15日,“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扩办为一所业余的农业综合大学——“红旗大学”,开创了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农村大老粗办大学的先河。当时的解虞县县委书记王学厚担任校长兼政治课教授,西张耿公社党委书记刘生溪和团委书记张可忍担任副校长,技术股长王运生和全国著名植棉模范曲耀离等一批土专家担任教授、助教。

  红旗大学坚持“坐下来听讲和到地里生产劳动相结合、先进科学技术理论和农民生产经验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设立棉粮栽培、土壤肥料、庄稼病虫、家禽畜牧、机械电气、土木建筑、财务会计、园艺、艺术、妇婴保健等十个系,每个系开设长年固定学习班、短期专业学习班和群众学习班等三个班。学生业余时间学唱革命歌曲和样板戏,开展篮球、乒乓球、舞龙等体育活动。经资格审查,485名青壮年男女社员首次跨进了这所农业大学。副校长张可忍在太原大礼堂发言时,赋诗曰:

  “乡办大学稀奇事,开天辟地头一次,谁说农民没文化,老粗赛过洋博士。”

  1959年,在山西省晋南区的《十年巨变》一书中,王运升被誉为“农民科学家”。1964年8月,《人民日报》《文汇报》等,以《农村人民公社办好业余学校,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源源出人才》为题,对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做了多次报道。1975年,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到运城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视察时,曾专门来到王运升的家里,对他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称赞。

  西张耿村办夜校时,一直将24亩小农场作为夜校的试验田和技术课基地,引进、培育、繁殖新品种和推广新技术。直到1981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夜校一度停办,小农场也另作他用。

  1981年2月17日,土生土长的农民科学家、64岁的王运升不幸逝世。

  2016年,西张耿村在盐湖区委、区政府支持下,恢复了农业技术夜校,并修建了“农业技术夜校”纪念馆。夜校门前的门牌上,是毛体鎏金“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九个大字。两旁砖柱上,是“光辉批示千秋永,夜校明灯四海钦”的醒目楹联。夜校的LED大屏上,循环播放的电视纪录片,讲述着“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的前世今生。

  如今的西张耿村,在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中,田成方,路成荫,居为楼,巷道绿化美化净化,显示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景象。秋天巷道的柿树结满硕果,火红耀眼,他们建起了图书室,文化广场,他们利用原有民居创新发展新的旅居民俗民居,让毛主席曾经批示过的农民夜校焕发生机,让农耕文化,乡愁文化,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化都变成看得见的记忆。让城乡文化融合,让古老民居焕发新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新的文旅新形态,为盐湖全域旅游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如今的西张耿农业技术夜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和“乡村振兴”中,不断拓展其功能。它与著名企业“中农乐”联合,建立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新型农业培训基地。它邀请中农乐的讲师和运城市、盐湖区果业发展中心的专家做技术培训,向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为培育新型的现代职业农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