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本站地图 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

索 引 号: 主题分类:
发文机关: 区发改局 成文日期: 2023-07-05
标  题: 关于运城市盐湖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3-07-05
主 题 词:

关于运城市盐湖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3-07-05 11:33    来源: 区发改局     【字体: 】    打印本页

——2023年2月23日在运城市盐湖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运城市盐湖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程建萍

各位代表:

  受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22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疫情反复冲击,全区上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稳中有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3.3亿元,同比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1亿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2亿元,同比下降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4.7亿元,同比下降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5.2亿元,同比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0275元,同比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517元,同比增长7.3%。

  (一)抓项目,扩投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22年全区重点项目63个,年度计划投资44.9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93.5%。全年签约项目53个,总投资295亿元,其中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达到95%。宏明空调全产业链生产基地一期、百特辉医疗器械等项目建成投产,赛斯流体、阿咪吧热能当年开工、当年达效。全年申请专项债项目6个,申请专项债资金4.14亿元。

  (二)稳增长,促转型,产业发展总体趋好。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收获面积58.6万亩,同比增幅8.9%;平均亩产310.1公斤,同比增幅10.6%;全年粮食总产1.8亿公斤,同比增长20.4%。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新入库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49家。投资2.3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总投资18.9亿元的运城海晟源新能源数字化盐碱渔业产业园项目,实施“中医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引进新品种20余个,发展苹果、梨、桃、葡萄等新优品种1000余亩。打造姚孟办阳光玫瑰葡萄、泓芝驿镇丹霞红梨、龙居镇黄蟠桃、三路里镇珍珠枣油桃、冯村北畔特色水果、解州下凹葡萄等6个百亩标准化示范园。工业产业转型持续加快。黄河新型化工、丰喜新能源等企业通过“两化融合”贯标认定。推进重点产业链链长制,6家“链主”企业、18家“链核”企业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宏安翔、国强高科获评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中磁科技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17家、“专精特新”企业14家、国家级“小巨人”2家。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科学编制“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出台服务业提质增效2022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建设,持续推动关帝庙5A级景区、舜帝公园4A级景区建设,完善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服务功能。平常街成功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山西省旅游休闲街区。成功举办全省第八次旅发大会,全年共接待游客342.6万人次,旅游收入6271.6万元。持续开展促消费稳经济活动,拓展商超在线促销、线上下单、无接触配送等新营销模式,促进线下零售企业销售。组织发放爱心消费券、消费帮扶农产品活动、“好吃运城 游购盐湖”系列活动、通用数字消费券等活动,提振消费市场。新增规上贸易企业36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0家。

  (三)提质量,优品质,城乡环境更加宜居。重污染天气同比减少4天,顺利完成省政府下达指标任务,空气质量稳步好转。持续加强地下水超采管理,地下水位止降回升,姚暹渠曾家营断面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打响“绿满盐湖”纵深推进战,加快实施百里生态廊道、沿涑水河示范带等造林工程。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4个乡镇办18个村户厕改造5000座。西张耿村荣获“山西美丽休闲乡村”称号,王过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全面完成49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改造小街小巷20条、照明亮化239条,群众居住更加顺心。实施盐湖高新区污水处理厂、陶村镇污水管网、泓芝驿镇生活污水处理站等项目建设,基本实现全区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成“四好农村路”51.4公里,运稷路、运解路、运金路、解杨路沿线美化亮化绿化。高效开展露天矿山整治,排查整治历史废弃矿洞2106个。完成“煤改电”1098户、“煤改气”631户,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四)抓改革,促开放,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动政务服务“5+2”“7×24小时”自助服务,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7.8%。积极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集成改革,出让标准地13宗,标准化厂房入驻率达到85%,一般工业项目基本实现“拿地即开工”。盐湖高新区被认定为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网易创新基地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清控创新基地进入省级小微企业双创基地考察名录。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万户。高标准完成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三资”管理专项整治、农村基层组织政经分离。全面理顺关公文旅公司体制机制,整合开发关帝庙、池神庙、死海景区、凤凰谷景区资源,激发国有企业活力。

  (五)惠民生,增福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就业保障有力有效,城镇新增就业548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7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4153人。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参保面不断扩大。建成3家“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搭建盐湖区智慧养老平台,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老年养护中心、殡仪馆等项目加快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深化文旅惠民,举办“四个一批”十项系列活动,开展“盐湖人游盐湖”活动。建设书香盐湖,文化馆、文化站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提升“河东书房”服务效能。推进义务教育回归公益属性,通过“转公一批、停招一批、购买一批、保留一批”的工作举措,推进转公学校7所、停招(办)学校6所、政府购买学位学校12所、保留民办学校6所,公办义务教育学生人数占比由51.1%大幅提高到93.9%。圣惠小学、原王庄学校建成开学,职教中心建设、后稷小学扩建工程、涑水联合学校综合楼建设等项目稳步推进。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促进区医疗集团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深度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纵向下沉,形成“中间医共体、两端医联体”的盐湖模式。加快推进5G+医疗信息化建设,最大限度整合医疗资源,基本实现了县域内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全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区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分别下降34.25%、29.89%,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武装、审计、档案、气象、体育、统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宗教等各项事业均取得长足进步。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盐湖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受超预期因素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增速未达到年初预定目标;二是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市场主体仍然较为困难,创新能力依然不强;三是产业层次低、竞争力弱,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新动能接续不够;四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仍然不高,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方面短板仍然较多。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奋进之年。做好2023年工作总体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力推动“两个转型”,持续用好市委“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全力打造首善经济、首善环境、首善民生、首善生态、首善治理,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持续推动经济形势整体好转,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首善之区”。

  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水平。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任务。

  三、2023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为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预期目标,2023年,我们将围绕打造首善经济、首善环境、首善民生、首善生态、首善治理“五个首善”,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抓好项目建设。持续用好“四库”管理模式,做实做细2023年度建设项目、专项债券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重点工程项目、政策性金融性开发工具储备项目“五张清单”,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初步确定重点项目69个,总投资194.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73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10个,市重点项目6个,区重点项目53个。严格落实“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压紧项目推进主体责任。

  二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支持民间资本发展创业投资,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提升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强化项目融资支持,促进民间投资扩规模、优结构、提质效。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盯粤港澳、京津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精准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营造全员招商浓厚氛围。全年争取签约项目35个,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1个,3亿元以上项目2个,当年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70%以上。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全力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做到宜粮则粮、应种尽种,守稳粮食安全底线。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快设施农业建设。实施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开展种业振兴行动,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4亿公斤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5%以上、畜禽良种覆盖率达65%。

  二是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立足产业布局,推进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和智慧农业。加快农业产业集群化步伐,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持续推进双季槐、中药材、酥梨、桃、冬枣、甜瓜、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推动王过酥梨、42℃光照韭菜等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开发。力争全年新增农业龙头企业3家,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超过46亿元,精深加工产值突破35亿元。

  三是大力推进乡村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脱贫人口常态化帮扶。启动上马水库水源置换工程、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改造,改建21条“四好农村路”,改扩建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完成3000座农村户厕改造。在北相、泓芝驿5个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继续推进柏口窑至曲村5个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宜业宜居水平。

  (三)聚焦“两个转型”,全力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导向,坚持园区承载、龙头引领、集群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化,主导产业规模化。依托盐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以生物医药、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优势的主导产业,推进产业转型,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海天建材、南苑塑料等项目建设,加快风机、水泵、包装印刷等产业由外延粗放向内涵集约转变。

  二是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持续壮大“415”十大工业产业集群,推动“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成形成势。推进产业链链长制,确定特色新材料产业链、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链、中央空调制造产业链、水泵制造产业链、风机电制造产业链、混凝土外加剂材料产业链六大重点产业链。加快现代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战新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光电科技等高端产业,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三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步伐。依托智创城NO.10等平台,积极培育引进一批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大数据等数字核心产业,发展壮大数字经济主体。加快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实融合、数智赋能,加快推进各行业领域数字化改造。

  (四)促进消费回暖升级,持续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一是扎实推进消费回暖。贯彻落实促消费系列政策,增强消费能力,提振消费信心。持续用好电子消费券和“爱心消费券”,促进重点领域消费加快恢复。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拓展消费场景。全力开展乡村e镇建设,持续推进一刻钟便民商圈试点城市建设,打造10个社区便民商圈,打造一批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夜经济”集聚区,不断提升城市“烟火气”。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开展服务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黄河农机物流园、东部智慧物流园建设,积极组织厚土地、烨兴等企业申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动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加快商贸服务、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发展。力争全年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3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2家。

  三是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全域景观建设,壮大文旅产业规模,培育多元市场体系,加快全域旅游开发,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加快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关公故里5A级景区建设,全面提升景区品质和服务质量。加快凤凰谷景区、岚山根·运城印象、山西瑞芝健康产业园的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建设一批文旅康养示范区,高标准办好关公文化旅游节、舜帝德孝文化节、池盐文化旅游周等活动,不断提升盐湖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五)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级

  一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盐临夏”一体化核心区建设,在交通路网、公共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服务大局,推动产业一体化、协同化发展,推进教育、医疗、文旅、交通、政务、市场等领域互融共建、共享共通,促进区域发展迈上新台阶。推进国道521盐湖段、涑水河旅游路等项目建设。

  二是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实施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小街小巷照明亮化、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持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区域文化中心、消费中心、教育中心和医疗中心,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增强中心城区人口吸附力和承载力。

  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解州、北相、东郭等特色小城镇建设。落实市委、市政府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关键环节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强与山西中部及关中平原城市群内外联动,深度融入晋南高质量城镇圈建设。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

  (六)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实施停限产减排措施,严格控制钢铁、焦化行业产品产量目标,燃煤电厂及供热企业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日均值严格保持在可控值域,确保2023年空气综合指数稳定退出全国后20位。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盐湖区地表水系全部达标。加快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加强涑水河及其支流河道杂物清淤,禁止取水浇地和倾倒任何杂物,确保全年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促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土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不断提升土壤污染防治能力。加快实施重点景观造林工程管护、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造林绿化、盐湖区沿南山文旅道路绿化提档造林、沿北坡文旅道路绿化提档造林等绿化工程。 

  二是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有序开展碳达峰盐湖行动,科学控制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碳排放,推进重点领域、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加快先进适用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三是有序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生活理念,鼓励绿色消费、提倡绿色环保,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七)聚焦改革创新,全力激活发展动能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重点改革发挥集成效应,释放更多改革红利。拓展“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集成改革,扩大承诺制适用范围,加大“标准地”出让力度,提升全代办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便民利企水平。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强化对国有企业全方位监管,完善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严格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加快抽水蓄能、正大新能源水产养殖等项目推进力度。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二是深入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坚持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并重,推动市场主体扩数量、提质量、增效益、优结构,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要素服务保障水平,提高市场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提高市场主体开办便利度和准入度。扎实做好助企纾困、复工复产、个转企、小升规等工作,力争新增“小升规”企业10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

  三是持续激活创新动力。依托网易国家级孵化器、山西智创城10号,集聚更多创新资源和要素。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单项冠军等创新主体,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质量。持续推进创新平台、企业研发平台、双创基地、众创空间建设,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60家,力争申报省、市科技成果项目5个。积极推动中磁科技主板上市,寰烁科技北交所挂牌,新增“晋兴板”挂牌企业5家。持续深化“区校合作”,推进人才公寓建设,不断加大人才资金保障和政策保障力度,打造人才汇聚新高地。

  (八)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一是持续发展文教体卫事业。举办“盛世鼓乐”2023年盐湖区关公锣鼓大赛。积极推进“三个一批”2023年群众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促进教育优质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规划十小、后稷小学扩建、职教中心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全民健身意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拓展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成果。持续推进乡村卫生院(室)标准化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打造运城零工市场品牌,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支撑群众多渠道就业、就近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加强困难群体就业托底帮扶,扩大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到应参尽参,应保尽保。加快老年养护中心、社区养老幸福工程项目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三是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强化应急管理,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拳出击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建立健全涉黑涉恶线索摸排等长效机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心聚力,稳中求进,克难攻坚,锐意进取,以新作为新成效推动新发展,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盐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