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版 无障碍版
  • 本站地图 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专题聚焦>转型发展

《山西日报》整版丨逐梦全域游 腾飞正当时——运城市盐湖区全方位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2-09-19 11:08    来源: 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政府,盐湖区政府办公室     【字体: 】    打印本页

  舜帝抚琴,南风歌起。关公忠义,千古流传。

  巍峨中条,百里盐湖。山水如诗,风景如画。

  时值金秋,劲奏凯歌。9月21日,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将与盐湖美好相遇。连日来,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喜迎四面八方宾朋,共享盛会。

  这里文化底蕴厚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舜帝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河东盬盐文化源远流长。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这里资源天赋异禀,内蕴深厚,依托一个个文旅产业,车水马龙、游人欢畅,书写着旅游产业的优美华章……走进运城市盐湖区,“宜居宜业宜游”首善之区的建设,折射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劲势头。

  近年来,运城市盐湖区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以“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为发展目标,把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整合特色资源要素,挖掘特色文化内涵,提升全域旅游品质,使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创新提质 释放文化产业新活力

  “没想到在这里不仅能拜关帝家庙,附近吃上解州的特色羊肉泡,还能观看关公故事情景剧,让人既开眼界,又长知识……”来自陕西的李女士在逛完解州关帝家庙和平常街后赞不绝口,“特别是《青龙转世》《剑心书韵》《纳采娶亲》《勇杀恶霸》和《义结桃园》5个沉浸式街区演艺,真是‘一步一景、一步一穿越’,提升了我们的体验感与参与感,孩子也特别喜欢。”

  其实何止是平常街,近年来,盐湖区以解州关帝庙创建5A景区为契机,先后实施关帝庙南广场改造项目、五龙峪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等。如今,关帝庙南广场连山带水,气势恢宏;全长5.5公里的五龙峪河道水清岸绿景美,分为生态修复区、花园游赏区和滨水休闲区,成为解州关帝庙周边新的打卡地。

  解州镇解州关帝庙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常平关帝家庙是最早纪念关羽的祠堂,是海内外唯一祭祀关公家族的庙宇,是世界关公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形成关公忠义文化的土壤和根都在这里。

  为进一步推动关公文旅融合发展,2020年,运城市推进关帝庙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组建成立运城关公文旅公司。在经过慎重研究后,盐湖区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营商优势等,围绕关帝庙周边环境整治、园区基础设施提升,以及文旅板块激活三个方面,重点推进了十大工程建设,实现文物保护与文旅开发的无缝衔接,倾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

  在关帝庙周边环境整治方面,重点推进“一园一馆一中心一广场”建设,增加广场绿化面积、提升铺装档次,利用解州西城墙遗址、基址打造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在园区基础设施提升方面,积极推进“一河三路”综合改造,极大地舒缓了解州和关帝庙景区的交通压力,解决了大型车辆穿行的安全隐患。在文旅板块激活方面,活化利用同善义仓文旅片区更新开发项目、常平家庙景区周边提升改造项目“两个片区”,通过仿古步行街工程、仿古外立面改造工程、关氏会馆及民宿改造工程、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及市政管网提升改造工程等,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设施,为创建5A景区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五龙峪河道已经新修完工,关公故里旅游景区游客中心、平常街已经投放运营。在改造提升后,关帝庙景区总面积由过去的370亩拓展到现在的1025亩。

深度融合 擦亮全域旅游新名片

  如何让全域旅游绽放活力?

  近年来,盐湖区依托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优势资源,深化“旅游+”发展,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特色突出、供给丰富的全域旅游业态。

  注重规划引领,强化政策供给。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盐湖区全域旅游规划》《加快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行动方案》,充分挖掘舜帝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时代价值,以高质量的规划,一体推进“全域游、全景游、全季游”。二是注重多规融合。将全域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深度融合,实现发展空间合理布局、各类资源高效配置、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创新服务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带动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

  完善要素配给,推进产融发展。在“吃”方面,扶持推动北相胡卜、解州羊肉泡、车盘油糕等特色美食品牌化、规模化运营。在“住”方面,大力发展品牌酒店、乡村民宿,打造龙居镇向阳小院,加强酒店标准化建设,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在“行”方面,成立全省第一家政府主导的校车企业(运泽林校车公司),培育研学旅行新业态;支持旅行社开通旅游专线,让游客进得来、走得动、出得去。在“游”方面,根据不同季节和年份设计主题活动,举办桃花节、梨花节、韭菜花节等系列活动,满足游客不同需求。在“购”方面,围绕关公故里、德孝圣地等优质“IP”资源,设计研发特色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入驻“运城礼物”“河东非遗文创展示中心”。在“娱”方面,广泛开展“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大展演和“送戏下乡”惠民演出,常态化举办“蒲剧相声进景区”、民俗展演等主题活动,实现“白天看景、晚上听戏”。

  加强基础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一是加快旅游路网建设。高标准建设国道521盐湖段、舜帝陵至报国寺、解杨旅游路,串联九龙山、古盐道、岚山根、凤凰谷、盐池、池神庙、常平家庙、关帝庙等旅游资源,打造“城景通、景景通”旅游公路网络体系。二是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按照“坚持标准、体现特色、规范整洁”的总体要求,新建、改建公共厕所100余座,3A级以上景区3A级旅游厕所达到40%以上。三是健全旅游咨询服务体系。依托运城高铁北站,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实现了旅游中心城区、旅游动线、旅游景区、中心城区观光交通、旅游专线公交等咨询服务全覆盖。四是加快智慧旅游建设。依托大数据、云平台,建设“盐湖智慧旅游”网络服务系统,实现“一部手机游盐湖”智能体验。

旅游红利 为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盛夏时节,驾车驶入盐湖区解杨路后,两边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柏油路笔直平展,两侧的绿化错落有致,游园内蜿蜒的红色步行道分外亮眼。解杨路是盐湖区文旅项目中高标准打造的一条县级路,东郭镇蚩尤村就坐落在这条路上。

  “我们村没有集体经济,耕地少,且多是滩地和沙坡地,经济发展底子薄弱,严重制约着村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蚩尤村党支部书记李军说。这两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蚩尤村以“文化兴村”带动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在区政府项目的投资支持下,我们村建起了蚩尤文化广场。”李军介绍说。近年来,在盐湖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蚩尤村经过不懈努力,“蚩尤祭祀”和“蚩尤战鼓”已申报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了中国农民丰收节和山西省鼓乐大赛演出,村子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再加之羊肉泡等特色美食,来此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东郭镇蚩尤村的发展,是盐湖区以文旅兴村的一个举措。近年来,盐湖区立足东郭镇虞坂古盐道蚩尤古部落遗址、九龙山风景区等文旅资源禀赋,发展特色民宿、文化体验、主题研学等项目,用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游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复合型转变,为东郭镇带来发展新机遇。

  上王乡牛庄村位于运城市盐湖区最北端,这里土地贫瘠,农民大多靠天吃饭。作为抗战时期共产党领导的稷麓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光辉的革命史让其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盐湖区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村旅游经济。经过重点打造,当年的“河东小延安”,早已经旧貌换新颜,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让农民群众的腰包逐渐鼓起来。

  处于绿水青山中条山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中心位置的西姚村,是“蒲剧泰斗”闫逢春的故里,也是河东地区闻名遐迩的蒲剧之乡。盐湖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建设阎逢春大戏院,把名人故居打造成为传承和弘扬蒲剧艺术的载体,为发展蒲剧艺术提供了主体支撑。同时,入驻盐湖区蒲剧院,排练更多的优秀剧目,以常态化演出的形式吸引运城市民和外地游客欣赏和体验蒲剧艺术和河东文化,共同品尝丰盛的文化大餐,推进“白天观景、晚上看戏”的旅游体验和文旅融合发展。盐湖区委书记张建军说,阎逢春大戏院产业项目将是盐湖区又一张靓丽名片,是中条新生态文旅示范带的重要补充,是探索乡村振兴模式的试点,是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的亮点。其核心要建立科学持续的同农民利益链接机制,高手规划,集中资金,组建专班,建设、运营系统推进。

  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旅游文化资源,舜帝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河东盬盐文化源远流长。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盐湖文化”“关公文化”是其中的两张王牌,随着该区对文化资源开发的不断升级,文旅产业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魅力。

  常平村是关公的出生地和成长地,当地高度重视关公忠义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常平村的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得到市区两级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常平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成立山西常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由常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全体常平村民出资入股,以特色小吃为突破口,打造“常平味道”美食街,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不仅如此,盐湖区还把城乡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景区与消费相结合的文旅发展模式,让寂静的村落热闹起来,让更多的村民富裕起来,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壮美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