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本站地图 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农村危房改造

索 引 号: 主题分类:
发文机关: 盐湖区政府办公室,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2-03-30
标  题: 老旧小区改造:改出新面貌 造就新生活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2-03-30
主 题 词:

老旧小区改造:改出新面貌 造就新生活

发布日期:2022-03-30 17:57    来源: 盐湖区政府办公室,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本页

  在城市化进程中,一座座新型楼盘拔地而起,一栋栋见证时代发展的小区在慢慢老去。

  “老破小”“脏乱差”,成为老旧小区的代名词,也成为城市发展、基层治理的一块“绊脚石”,更令居住其中的居民闹心。不过,这些问题、这些烦恼,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已经或将要得到解决。

  2021年,盐湖区委、区政府坚持人民至上,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一项关键举措,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让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就地升级。市宾馆家属院、盐湖区农行家属院、棉麻公司家属院等49个老旧小区得到改造,获得居民的一致好评。

  “为民解忧,心系百姓”等一面面锦旗、牌匾,送到了盐湖区住建局等相关部门。

告别“脏乱差” 提升舒适感

  “由于没有楼宇门,楼道墙面被五花八门的小广告霸占;没有充电桩,‘飞线’充电现象屡禁不止;各种线路犹如蜘蛛网一样挂在墙上,既不美观,也不安全;外墙保温性差,冬天住着冷,夏天住着热;屋顶漏水,窗户漏风,隔音效果还差……”提起改造前的市宾馆家属院,居民李青眉头紧皱,掰着手指头一一吐槽。

  位于市区东城墙路的市宾馆家属院,建成至今已近30年。即便位于中心城区,该家属院也从未改造升级过。因年久失修,40户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多年前,李青购置了一套新房,一家人搬了家,家属院的这套房子便一直空着。

  位于市区槐东路的盐湖区农行家属院,共有4栋200户居民,建成至今也已近30年,被列入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小区。

  “改造前,居民的生活用水都来自家属院的地下水窖,经过加压流到水池再进入各家各户,水不干净。”“小区供热管道‘串联’,一户停热,邻里都凉。”“院里有一大块公共场所,被杂物垃圾堆砌,没有停车场。”“高耸的烟筒没有拆除,存在安全隐患。”居民许金录、孙水怀、陈彩云等人说道。

  “几年前,一场大风把院里一排梧桐树刮倒了,可把我们吓了一跳,那树干几乎都空了。”农行家属院院委会“副院长”王淑敏说,家属院的房子就像梧桐树一样,“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老旧小区的“脏乱差”,无疑更是“拉分项”。

  硬件设施老化破损、基础设施不完善、外立面陈旧脱落、停车资源紧张、绿化景观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是所有老旧小区的“通病”。为了维持日常运转,大多数老旧小区都经过小修小补,但想要彻底改变达到提质增效,着实是一件难事。

  “老旧小区改造,解决了大家想要解决但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王淑敏说,如今,农行家属院的“脏乱差”即将成为历史,崭新的小区正慢慢呈现出来。

改造“硬环境” 提升幸福感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一环,是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

  2021年,盐湖区住建局通过深入调研,从居民最迫切、最需要的地方改起,使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其他设施得以全面覆盖。拆除违建、粉刷外墙和楼道、进行屋面防水和外墙保温、安装塑钢窗和双层玻璃、进行三线入地,以及改造污水管道、供暖管道、供水管道,安装健身器材、进行绿化美化……经过一系列工程改造,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居民住得更舒心了。

  市宾馆家属院,作为老旧小区改造首批示范小区,目前已改造完成。

  走进该家属院,智能识别门闸,一车一开;粉刷一新的外墙,大气美观;一排排停车位上,车辆停放有序;20米长的电动车停车棚,配备了30个智能充电桩;粉刷后的楼道蓝白相间、清雅别致,再也不见“牛皮癣”。

  居民李青正忙着重新装修她家的老房子,准备搬回来居住,那套新房将作为儿子的婚房。

  眼下,装修老房的还有农行家属院的10多户居民,孙兆龙家就是其中一户。“趁着家属院改造,我们也将家里进行了翻修,楼外楼内全是新的。”孙兆龙说。

  走进该家属院,左手边的一块空地上堆满杂物;往后走,右手边是一个高耸的锅炉大烟囱;继续走,两排粉刷一新的楼房矗立眼前,与之形成剧烈反差。

  据农行家属院施工负责人郭勇兵介绍,该家属院已完成外墙保温、外窗更换、屋面防水、水电暖等主体工程,下一步将进行路面硬化,将烟囱改建成电动车棚,将空地改造成1500平方米的游乐场,并增设健身器材等。

  “一天一个样,每天都有惊喜。”王淑敏说,即便还未改造完工,该家属院已成为周边的“明星小区”,不少人前来参观,“不知情的还以为是新建楼盘”。

  已改造完毕的棉麻公司家属院,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3栋楼60户居民,经过外墙装修、三线入地等工程,全新的居住环境,给居民带来了舒适的生活体验。

  82岁的张春华老人,是该家属院的一位老住户。她见证了家属院从平房到楼房,又经历老旧小区改造的整个过程。

  “去年冬天,是我在这住得最暖和、最舒心的一年,家里温度平均达到23℃以上,是从未有过的温度。”张春华老人满脸喜悦。

  同住该家属院的李云生老人感慨道:“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一项良心工程、惠民工程,让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好,也彻底解决了萦绕在居民心中的困扰。”

优化“软服务” 提升获得感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简单的硬件“翻新”,还是一项基层治理工程。只有优化“软服务”,才能有效避免“前改后乱”现象。

  “2000年以前的老旧小区,大多数是以公房或家属院为主,这些小区普遍没有物业公司,处于失养失修失管状态。”盐湖区住建局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杨碧琰表示,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各街道、社区及所属单位或公司,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因地制宜推进无物业管理小区清零行动,促进物业管理融入老旧小区治理,采取物业服务企业接管、业委会(物管会)自管、社区兜底托管等模式,实现无物业老旧小区“有组织机构、有清扫保洁、有物业维修保养、有绿化养护、有安全防范、有停车管理”的基本物业服务目标。

  春意正浓,春花正盛。棉麻公司家属院的两株海棠树花开似锦,与改造后的家属院交相辉映。海棠树下,张春华、李云生老人与几位邻居一个劲儿夸赞老旧小区改造。

  据介绍,家属院改造后,重新聘请了一家物业公司,一系列管理服务标准正有序开展。“几十年来,家属院从来没有这么干净整洁过,物业公司正在着手安装电动车充电桩、规划停车位,家属院就要走上‘正轨’了。”李云生老人说。

  据了解,许多老旧小区的老年人比例相对较高,他们已经形成了熟悉的生活住宅圈。为了维持日常运转,居民会推选有威信、责任心强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院委会进行管理,老年人的获得感、价值感得到体现。

  农行家属院院委会“副院长”王淑敏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在小区改造完成后,重新推选新的院委会成员进行管理,实现共谋、共管、共享。

  社区在基层治理中不断加强网格化管理,尤其是在治理老旧小区方面投入了更多精力。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的公共意识也不断得到提升,对小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更强了。植树节活动期间,河东西街社区组织志愿者,在改造后的老康中家属院与居民一起栽植树木、美化环境;疫情防控期间,居民自发穿上“红马甲”,与网格员、志愿者一起抗疫。

  据了解,运城市中心城区可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共260个,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49个,已开工改造小区37个,20个小区已改造完成,其余小区已改造完成80%。当下,盐湖区住建局正在筹备下一批老旧小区改造计划。